对话决策人
“我们一共有四款产品,去年的销售量是两万多台,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量已接近去年全年的销售量,今年的销售目标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5-10倍。”近日,FoloToy 创始人王乐在接受中国玩协全媒体中心采访时表示,AI 玩具作为玩具行业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兴领域,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,FoloToy作为国内首批入局AI玩具的企业,受到了广泛关注,近日入选了“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未来之星”。
当前,无论是玩具行业的 “新兵” 还是老牌企业,都高度认可 AI 玩具的发展前景。对于玩具行业而言,拥抱 AI 玩具是一场双向奔赴的革新。本文将围绕王乐的创业经历和 FoloToy 的发展历程、产品特点、市场布局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展开分享,为企业带来启示与思考。

精彩观点如下:
1. AI 玩具的“陪伴服务”,是从“物品”到“情感连接”的升级。
2. AI 玩具的价值不仅在于产品本身,更在于它能弥补父母陪伴的缺失,成为孩子成长中的“有生命的伙伴”。
3. 做 AI 玩具不是追风口,而是看到技术能真正解决家庭痛点,让科技充满温度。
4. 创业就像冲浪,要抓住技术浪潮的方向,更要扎根用户需求的“海滩”。
以下为对话全文(有删改):
01
做 AI 玩具不是追风口
希望技术能真正解决痛点、充满温度
中国玩协:您最初为何选择进入AI玩具领域?
王乐:进入玩具行业纯属偶然。起初只是想解决自家孩子的陪伴问题,误打误撞进入了AI玩具这个赛道。
我家里有两个孩子,有天看到女儿玩哥哥的火火兔故事机,突然灵光一闪:如果给故事机接上大模型,让它能根据孩子需求实时生成故事、回答问题,岂不是能解决家长“哄娃”和“伴学”的双重痛点?
于是,我将 “AI + 玩具” 的创意想法在Twitter发布,没想到引发很多网友共鸣,大家鼓励我尝试,于是我开始探索 AI 与玩具的结合,发现效果不错,孩子很喜欢。于是开始更多 AI 技术应用场景的探索,跨界成一名玩具行业“新兵”。
这个偶然的创业经历,也让我确信“AI + 玩具”不仅是一次技术尝试,更是一次对亲子陪伴痛点的回应。做 AI 玩具不是追风口,而是看到技术能真正解决家庭痛点,让科技充满温度。

中国玩协:据了解,您是一位连续创业者,请分享下您之前的创业经历?这次创业与之前相比,最大的挑战是什么?
王乐:创办FoloToy之前,我是在智能硬件领域创业,ChatGPT的出现让我看到大模型的无穷潜力和无尽可能。
AI 玩具本质上是硬件与 AI 技术的结合,我过往在智能硬件领域积累的经验,比如产品研发流程、供应链整合能力,都能迁移到 AI 玩具的开发中。不同的是,AI 玩具的价值不仅在于产品本身,更在于它能弥补父母陪伴的缺失,成为孩子成长中的“有生命的伙伴”。
这次创业的最大挑战在于,AI技术是一个全球性的技术浪潮,与之前在工业领域的创业相比,它的国际化程度更高,发展速度更快。同时,AI玩具是一个全新的品类,需要我们在产品创新、市场教育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。

02
AI 是玩具产业升级的“金钥匙”
AI 玩具是从“物品”到“情感连接”的升级
中国玩协:您如何看待市场上关于AI玩具“本质上是卖语音盒子”的观点?
王乐:AI 玩具不是简单的语音盒子,而是具有情感连接的“新生命”。我们从不把自己定位在技术的角度,只是做一个能发声的盒子。我们的产品都是与外在形象融合的,比如太阳花玩具,它有自己的性格。孩子会抱着它聊天、睡觉,这种情感连接是传统玩具无法实现的。我们通过AI赋予玩具个性化交互能力,比如根据孩子的兴趣生成故事,甚至引导生活习惯,让陪伴更有温度和智慧。我认为AI 玩具的“陪伴服务”,是从“物品”到“情感连接”的升级。
中国玩协:您认为 AI 玩具与传统玩具相比,最大的差异和优势是什么?
王乐:AI 玩具的价值不仅在于产品本身,更在于它能弥补父母陪伴的缺失,成为孩子成长中的“有生命的伙伴”。AI 玩具通过接入 AI 技术,根据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实时生成故事、解答问题,甚至提供陪伴。它具备传统玩具所没有的互动性和智能性,能更好地满足孩子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。

中国玩协:FoloToy的产品有什么特点?结合FoloToy的实际情况和用户反馈,AI 玩具解决了哪些痛点?
王乐:目前,我们的玩具产品有四款,分为两大类:
一类是扭扭系列的玩具。仙人掌是我们最早出的玩具,很多人就是通过仙人掌认识我们的。随后我们推出了向日葵。它们都是比较搞笑的风格,可以一边跳舞一边说话,用户能形成比较好的记忆点。
另一类是毛绒动物系列的玩具,我们希望做一些高质量的中型玩偶。小朋友可以每天晚上抱着它睡觉。我们选了两个比较经典的形象:泰迪和熊猫。泰迪和熊猫在玩具里本身就是大品类。泰迪的人设是会讲童话故事、会讲中英双语;熊猫的人设是会说四川话,同时在跟人聊天的过程中,会讲古诗词和经典故事。

AI 玩具主要解决了两大痛点:一是 “哄娃”,很多家长为了省事给孩子玩手机、iPad,但这对视力和成长不利,AI 玩具通过互动陪伴替代了部分屏幕时间,有用户反馈孩子用了我们的玩具后,看电视的时间明显减少;二是 “伴学”,大模型蕴含丰富知识,能帮孩子练习英语口语、解答问题,而且成本比传统学习机低很多,家长不用花高价买课程,通过玩具就能让孩子在玩中学。

中国玩协:您是否与传统玩具企业有接触,您觉得他们对 AI 技术的接受度如何?
王乐:我们团队最近走访了澄海的玩具企业,比如奥辉、恒荣等,发现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和市场敏锐度远超预料,他们看到了AI技术在玩具行业的应用潜力,对AI技术非常看好,并愿意尝试合作。这些企业对 AI 与玩具的结合普遍持开放态度,尤其是 “厂二代” 接班的企业,他们有海外留学背景,更愿意尝试新技术。大家都意识到 AI 是玩具行业升级的重要机遇,正在探索如何将 AI 融入现有产品,比如赋予玩具更智能的互动功能、个性化内容生成等。
中国玩协:您对传统玩具制造企业有哪些建议?
王乐:创业就像冲浪,要抓住技术浪潮的方向,更要扎根用户需求的“海滩”。
在科技与消费升级双重驱动的玩具行业变革浪潮中,AI 玩具正以破竹之势重塑产业格局。作为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家庭情感需求的创新品类,其不仅是玩具行业向智能化、场景化转型的关键赛道,更是传统企业突破增长瓶颈、抢占全球市场的战略机遇。
建议传统玩具企业加速拥抱人工智能AI技术,深度挖掘家庭场景需求,积极开展跨界合作,打造更具交互性、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高质量陪伴型产品。
AI 玩具赛道要先“把蛋糕做大”,只有形成行业共识,鼓励更多企业探索创新,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先机。我认为,借助AI这波浪潮,我们有机会提升整个中国玩具产业的品牌、品质和原创IP。
03
从语音到多模态
AI 如何让玩具品类实现 “华丽变身”
中国玩协:当前AI玩具行业面临哪些挑战?
王乐:主要有三个挑战:一是成本过高,AI 需要大量算力支持,导致产品成本比传统玩具高;二是服务模式创新,传统玩具以销售硬件为主,而 AI 玩具更注重内容服务的复购,比如声音克隆、个性化课程等,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;三是线下体验缺失,AI 玩具的核心卖点在于互动体验,但线上销售难以直观展示功能,需要更多线下场景触达消费者,这与当前线上流量为主的趋势存在矛盾。
中国玩协:未来 AI 玩具行业会如何发展?
王乐:我认为有两个趋势:
一是广度拓展:更多玩具品类将与 AI 深度融合。以积木、拼图为例,通过 AI 技术赋能,它们将突破传统功能边界,被赋予教育、互动等多元属性,成为兼具娱乐性与知识性的新型载体。
二是深度升级:AI 玩具自身的技术能力将持续迭代。从交互模式看,将从单一的语音交互向多模态交互演进,逐步融合视觉识别、动作感应等复合功能;从技术架构看,算力部署可能从云端转向本地,这一转变不仅能显著提升响应速度,还将强化数据隐私保护,为用户带来更安全、流畅的体验。
长远来看,AI 玩具极有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的品类分支,甚至像 “乐高” 一样成为品类代名词。
2025年10月15日-17日,CTE 中国玩具展 & 潮玩展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。届时,FoloToy 将携扭扭系列、毛绒动物系列及最新 AI 玩具产品到场参展,欢迎各位前来参观、交流!
注:文中图片由FoloToy提供。
文/编辑:高永珍
>>进入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 企业中心